“此致,敬礼——中国传统家书展”在爱尔兰开幕
当地时间11月10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主办的“此致,敬礼——中国传统家书展”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开幕。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都柏林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林·斯科特(Colin Scott),爱尔兰国会议员、前众议长肖恩·奥法尔盖尔(Seán Ó Fearghaíl),中国驻爱尔兰大使馆一等秘书朱喜坤,都柏林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王黎明、全球合作战略主任迈克·塔尔博特(Mike Talbot)、孔子学院爱方院长王艳玲和中方院长郑适等出席活动。
张东刚表示,人文往来是中爱双边关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将中国传统家书展带到爱尔兰,不仅是深入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的务实举措,还是持续探索以人文交流推动中爱互惠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的积极行动。家书是亲人间的对话,是情感的纽带,是时代的见证,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尽管语言各异、文化不同,但家书中所蕴含的对人类美好情感的珍视,是全人类共通的情感语言、共同的价值追求、共有的精神家园。期待以本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深化与都柏林大学、与爱尔兰的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携手拉紧人文合作纽带、打造青年对话平台、激发文明进步活力,为推动两国关系继往开来、增进两国人民共同福祉、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繁荣贡献多元智慧与力量。
柯林·斯科特表示,家书作为人类情感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反映了中国的家庭伦理与精神价值,也唤起了爱尔兰观众对自身文化记忆的共鸣。都柏林大学将继续支持孔子学院的工作,深化与中国高校的学术合作与人文交流,推动两国教育与文化合作再上新台阶。
肖恩·奥法尔盖尔表示,孔子学院在爱尔兰各地高校开展中文课堂,让爱尔兰人民对中国和中华文化有了更真实、深入的了解。书信是展现历史背景、社会生活与家庭联系的独特方式,希望通过此次家书展,能够进一步促进中爱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友谊。期待两国在社会、经济、政治和艺术等领域建立更加紧密、友好的联系。
迈克·塔尔博特表示,家书所传递的真挚情感,与爱尔兰人民珍视家庭、重视文字的传统有着深刻共鸣。中国传统家书展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情感温度与精神深度,让爱尔兰观众得以更近距离地感受东方家庭文化的魅力,为两国人民架起了理解与友谊的桥梁。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贞实介绍了本次展览情况。家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特色专藏,此次展览从8万余封馆藏家书中选择了32组55封,均为原尺寸仿真复制,采用镜框装裱和展柜陈列,并辅以相关人物照片和背景故事,反映了人间真情和温馨的家庭文化,展示了中国家书文化的独特魅力。
张东刚和柯林·斯科特共同为展览揭幕。张东刚向柯林·斯科特、肖恩·奥法尔盖尔分别赠送陈独秀致胡适信札复制件、中国书法家苏知纯致弟弟家书复制件。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向中外来宾介绍展品及其背后的故事。此次展出家书的作者,既有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陈独秀、梁启超、任鸿隽等名人,还有不同时期的军人、普通民众。虽然他们的社会身份各不相同,但都是家庭中的一员,把所见、所闻、所感诉诸笔端,向亲人尽情地表达关爱、感恩、思念、歉疚等复杂的情感,留下了可资回忆的原始档案。这些家书不仅记录了各自不同的家事,也折射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多阶层、多视角呈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不同时期中国家书的风貌。


亲情不分地域,友谊不分国界。一纸家书,跨越山海,超越时空,传递着绵绵亲情,散发着人性光辉,成为连接世界大家庭的纽带。此次展览是继2024年中国家书首次走进德国之后的再一次出国展出,展览将持续至11月25日。
来源: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