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丝路古道到海上帆影,再到“义新欧”班列飞驰,中国和西班牙两大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断开启合作新篇。
11月4日,首届“中国—西班牙文明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搭建面向未来的知识共享体系与行动框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坚实的学术力量。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联合主办,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合作部、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论坛围绕“中国—西班牙文明互鉴”主题开展对话交流,以期推动两大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互信、交流与互鉴。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校长华金·戈亚许·戈尼、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港澳台办公室)副司长李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出席并致辞,中国驻西班牙大使姚敬视频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主持。

张东刚表示,今年正值中国—西班牙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与中欧建交50周年,两国元首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中国—西班牙合作增添了新动力,也为双方文明对话开辟了新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和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作为两国的一流学府,都肩负着以教育促进人文对话、以思想引领未来发展的崇高使命。自“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两校携手推动典籍互译、密切青年交流、深化学术互访,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首届“中国—西班牙文明论坛”的举办,是落实两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的务实行动,更是两校深化合作、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的全新启航。中国人民大学愿与各方一道,以交流互鉴凝聚共识、以历史智慧启迪未来、以艺术之美引领科技发展、以治理变革应对时代挑战,共同做文明相知的同行者、文化创新的开拓者、人文精神的守护者、和合世界的建设者,推动“四大全球倡议”的学理阐释与实践落地,为推动两国关系继往开来、增进两国人民共同福祉、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繁荣贡献磅礴力量。

华金·戈亚许·戈尼表示,本次论坛不仅是一场学术盛会,更是一次文明间的深度对话。在全球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要通过教育、思考与合作,增进理解、凝聚共识。大学肩负着传播知识、培育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应激励青年一代理解与尊重文明多样性,为建设更加公正、可持续的世界贡献力量。当前,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携手创建的“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已经成为两国科研、教学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本次论坛的召开是中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将促进激发新思想,开辟对话新路径。希望双方继续以尊重、创造力与友谊为纽带,共同努力、深化合作,使彼此的合作成为知识与灵感的不竭源泉。

姚敬表示,正值中国—西班牙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两国关系站在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各领域合作不断拓展,教育部门的对话机制不断升级,开展了两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合作。中国人民大学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共同成立“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为两国教育合作和文明交流互鉴搭建了新平台,人大师生通过实地考察、学术交流等形式,与康普顿斯大学师生增进相互了解,推动交流进步。期待以本次论坛为起点,进一步深化中国与西班牙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务实合作,丰富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时代内涵,坚持中国—西班牙文明平等交流互鉴、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中西合作提供新机遇。

李海表示,今年是中国—西班牙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近年来,两国坚持赓续相知相亲友好传统,不断加强教育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教育高层对话机制不断升级、高校间务实合作深入推进、高校赋能科技转化持续发力、双向留学进一步升温、文明交流互鉴持续扩大,两国教育合作交流取得了积极进展。面向未来,要发挥“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的平台性、示范性和引领性作用,提升中心的平台集聚效能,团结更多合作伙伴共商共建,推动教育合作创新,带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向纵深发展。期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两校携手同行,进一步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文明繁荣发展贡献智慧。

范迪安表示,中华文明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国艺术在不曾间断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体系;西班牙作为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为世界贡献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文明交流互鉴和艺术创新是中国与西班牙共同的主题,两国间各种形式的艺术交流和创作实践表明,两国艺术的对话与交流是“看得见”的图景。论坛期间开幕的中西两国造型艺术展,更展现出中西两国艺术家特别是青年一代相互对话与交流的宽阔前景。站在今天人类文明和艺术发展的新起点上,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学习和借鉴对方的艺术精华、研究艺术大师在创造中秉持的文化精神,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携手为两国艺术发展与人类艺术繁荣注入新活力。

于长学表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人文交流作为“软联通”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人民大学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共同举办此次论坛,不仅是两国高等教育界落实双方高层共识的具体行动,更体现双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入开展多学科、不同领域的联合研究,夯实两国政治互信、经贸往来、民意通达的智力根基;深化双方教育合作,培养传承两国友谊、推动各领域合作的友好使者;持续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多领域青年交流活动,深化两国民心相通。期待把“中国—西班牙文明论坛”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品牌,为进一步加强教育合作、推动两国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郑水泉主持。

主旨发言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教授杨慧林提出,当前文明对话应推动文化间到文化内的转向,从而超越文明隔阂、冲突与优越,实现更深层次的文明交流互鉴与共存;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拉奎尔·蒙赫·阿尔法罗以“爱”为脉络,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及艺术家交流实例的讲述,论证了文明交流的核心在于发现、尊重、钦慕和共同成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淳以“无边的现实主义”为核心,对比了中国“山水”艺术的内向观与西班牙“骑士”精神的外向观,探讨现实主义对当下的启示,倡导主动拥抱技术、创造符合人类共同福祉的新现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赵振江从中西交流重要典籍《明心宝鉴》引入,回顾了中西文化交流及中西典籍翻译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系主任李静分享了学校西班牙语系的人才培养心得,展望了深化合作以推动两国文明长期交流、持续发展的未来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伍倩主持。

圆桌交流环节,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玮,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洋,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院长、西班牙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常福良,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总经理郭利群,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教授、西班牙语国家中国学研究学会副会长劳尔·拉米雷斯·鲁伊斯围绕中西两国文明表达与对话实践,从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文化传播、语言翻译等多个层面展开深入交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齐悦主持。

成果汇报环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21级博士生朱敏铱、外国语学院2024级硕士生于子桐、艺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乐俣潇以《传统与现代交汇:中西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比较与互鉴——基于西班牙马德里的实地调研》为题作成果汇报和作品展示。此次调研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人”者无疆·学生全球胜任力提升项目,是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成立后的首个重点项目。调研聚焦“在全球化与现代化双重背景下,中国与西班牙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所呈现的不同治理范式”核心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及周边地区开展实地考察与交流活动,对西班牙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空间再利用及多元文化共生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国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可互相学习借鉴的经验,为未来的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实践路径。

当天下午,三个专题研讨会同步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从艺术、文学、语言学等不同领域出发,围绕“人与自然:中西艺术中的世界再现”“西语文学中的世界图景:经验·叙事·价值”“西班牙语语言学前沿研究”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开幕式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与中华古典音乐社共同带来暖场演出《让我们荡起双桨》《鸽子》。

论坛举办期间,“对焦:中国—西班牙文明互鉴造型艺术展”同步展出,展览包括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与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美术学院师生的代表性作品。
2024年12月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联合成立的“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在西班牙马德里揭牌。中心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为宗旨,以“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使命,以“创新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为动力,致力于打造中国和西班牙青年交往、教育合作、人文交流、文明互鉴的新平台、新空间、新品牌。
来源: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