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24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以“绿色北京新航程 绿色经济新标杆”为主题的2025北京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常务副校长朱信凯、校长助理李明出席,全面展示中国人民大学在近零碳校园规划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林尚立代表学校获颁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近零碳园区”认证证书。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举措,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通州校区始终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形成“绿色低碳、智慧科技、人本人文、学为中心”的鲜明校园特色,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人大气派”的新时代示范校园。为践行“双碳”目标,中国人民大学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携手并肩,成功探索出一条绿色校园发展的创新路径,共同打造近零碳通州校区,取得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近零碳园区”认证,成为世界领先、国内首个近零碳大学校园。
李明围绕“近零碳校园规划建设”作主旨演讲,分享了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国内首个近零碳校园的建设实践案例。通州校区从规划、设计、设备选型、智慧管控、师生参与五个方面多措并举,建立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校园。其中,校园清洁能源占比100%、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装机超过60%、人均碳排放强度降至820千克碳当量/(人·年),校区降碳率超过50%;
通州校区近零碳校园规划建设实践不仅是中国人民大学落实“双碳”战略的里程碑,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全球高校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赢。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将持续深化绿色低碳校园建设,以“人大智慧”助力北京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