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的第十五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在京开幕。海外共产党领导人、部分外国驻华使节、中外专家学者等300余人齐聚一堂,聚焦“世界历史的十字路口与各国人民的抉择”主题,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全球南方的崛起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大变局下世界社会主义的新特点与新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话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之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陈洲,秘鲁共产党(红色祖国)主席阿尔贝托·莫雷诺·罗哈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李毅,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欧洲左翼党副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总书记毛里奇奥·阿切尔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阿根廷共产党总书记豪尔赫·科雷伊内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李慎明出席开幕式并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金民卿主持。

张东刚围绕“中国共产党接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就、经验与世界意义”主题发言。他表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知与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表现出人类社会阶段演替规律,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更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重构了世界现代化版图。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接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理论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社会全面发展,强化科学规划,为人类进步事业贡献了可资借鉴的新道路、新方案、新文明形态。各国社会主义者应加强团结合作,不断深化对世界现代化规律的认知,携手谱写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篇章。
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创办于2004年,历届论坛主题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邀请国内外嘉宾出席并发表看法,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窗口。